晚唐著名诗人薛能,为何他连李白都看不上?

李白

晚唐著名诗人薛能,为何他连李白都看不上?

今天秋鲜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薛能的故事,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!

唐朝中晚期就有这样一个狂人,他叫做薛能。此人出身贫寒,却因为在会昌六年考上进士后,官运亨通,让人瞠目结舌。薛能的仕途不是一般的顺利,而是太顺利。

朝廷授予他的第一份官职,只是盩厔县尉,这是帝国官僚序列中最底层。然而,薛能却展现出令人惊讶地能力,先是历经三个镇当从事,累迁至嘉州刺史,后来又在各部当郎中,直至工部尚书。不光如此,薛能还先后担任过感化军、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。

作为寒门学子,如此出人头地,那确实是有些本事的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唐朝诗人如同过江之鲫,却没有几个能与之相比。至于说李白、杜甫,更是难以企及。

也许就因为仕途得意,给予了薛能无比的信心和勇气,他经常大放厥词,引人瞩目。比如,以李白为假想敌的他,就留下了两句话:“李白终不取,陶潜故不刊”、“我身若在开元日,争遣名为李翰林”。话说得虽然狠,但因为他位高权重,谁也不愿意得罪他,反而是连当时的诗僧无可,还出言应和:

诗古赋纵横,令人畏后生。

对于诗歌的热爱,薛能确实算得上。史书称他“耽癖于诗,日赋一章为课”。可问题是,虽然勤能补拙,虽然业精于勤,但写诗并不是种田,并不是多劳多得,更没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说法,不然乾隆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诗人。诗歌创作更需要的是灵感和天赋,李白到处游历,终日酒醉街头,却不影响他的伟大。

反观薛能的诗歌,虽然以“青春背我堂堂去,白发欺人故故生”名动一时,但佳作寥寥无几。别说和李白相比,放在唐朝诗人之中,也是不起眼的那种。但因为自视甚高,而且手中有权有势,薛能对当世学子的态度非常倨傲。《唐才子传》称其“尝以第一流自居,罕所拔拂”,“性喜凌人”。

喜欢揶揄讽刺他人到了什么程度呢?当时有个非常知名的诗人叫做刘得仁,带着自己的诗稿,前去找他指正。其实,刘得仁爱诗,一点也不亚于薛能。他本是公主的儿子,唐宣宗的外孙,因为将全部精力用于写诗,导致三十多年都未能考场的中。他完全可以靠走门路当官,却一心想凭本事入仕,这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。

然而,当刘得仁将自己的诗集送给薛能指点的时候,却得到了尴尬的评语。薛能冷冷地翻阅完诗集,最后提笔写下了十个字:“千首加一首,卷初如卷终。”也史料记载,当时写的是“百首如一首,卷初如卷终”,大同小异,很好理解。

其实,虽然薛能在后世颇受争议,但他给出的这十个字,无论哪个版本,都没有受到过非议。中国文化的发展中,很大的瓶颈甚至弊端之一,就是陈词滥调太多,往小的方面说是浪费时间,往大的方面说就是令人乏味。《红楼梦》也多次化用这句话,用以讽刺文学创作中脸谱化、程式化。

然而,刘得仁的诗歌,固然不能走到篇篇都花样翻新,多姿多彩,推陈出新,但你薛能也做不到啊。难怪,南宋人洪迈在《容斋随笔》中批评他“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”。

顺便说一句,薛能虽然妄自尊大,却也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,死得却非常惨。在广明元年,许州大将周岌叛乱,将薛能及其全家一同杀害。

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
晚唐著名诗人薛能,为何他连李白都看不上?相关内容
诗词名句大全
古代诗词大全
经典诗词大全
 
必背古诗大全
诗词名句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