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游临终之际写下一首诗,被誉为史上最狂绝笔

诗词之最

陆游临终之际写下一首诗,被誉为史上最狂绝笔

今天秋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陆游的文章,欢迎阅读哦~

身在唐风宋月下的中国文人是令人羡慕的,那是一段让所有梦想者都心驰神往的时代,或许平步青云只需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,而声名鹊起也只是一首宋词的距离。然而盛世之外亦有感伤之言,唐有安史乱,宋有靖康耻,生于这两个时期的文人便不能只醉心风月,心中那份傲骨在抑制不住地隐隐作响,所以文坛才有了为民成圣的杜甫,金戈铁马的辛弃疾。北宋时期,另一位著名诗人陆游也有铮铮铁骨,他生于北宋灭亡之际,少时因被秦桧排斥而仕途不顺,壮年又因与主和派屡发争议而多次被贬,这样一位饱经风霜的硬汉,临终之际会说些什么呢?

嘉泰二年,陆游奉诏入京,开始负责编纂《两朝实录》与《三朝史》。这时期的陆游虽主修文事,但内心依然放不下大宋河山,所以当其修完书立马就拾起了政事,却无奈身体已吃不消了,他只能蛰居山阴,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国事。嘉定二年,即公元1210年,陆游终于撑不住了,他再也看不下去心心念念的大宋再软弱一点点,遂与世长辞。临终之际他将儿子呼唤到身边,强撑着身子匍匐着写下了生平最后一句诗,仅仅28个字,却被誉为史上最狂的绝笔。

《示儿》

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

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

题目是《示儿》,给儿子看的,相当于是一份遗嘱,但我们仔细读来,却发现这不仅是儿子的遗书,更是给大宋皇帝的诫勉书!陆游起句便豪放大气:死了一切皆空。这样无所畏惧的生死观让人敬佩,这也体现出了一位文人的傲骨。然而陆游虽然已经看破尘世,但有一点他还是放心不下,那就是“但悲不见九州同”:一个“但”字与前一句的态度形成显著对比,使读者看到了陆游真正关心的东西是什么;一个“悲”字更蕴含了诗人极其悲愤的心境,他悲的不是个人生死,而是祖国统一。

后面两句陆游开始畅想未来,想象那多少年后的胜利场景,等到大宋将士夺回失地、收复河山,那么后辈子孙祭奠的时候别忘了把这个喜讯告诉他!陆游的语气由悲痛转入激昂,一个将死之人不去考虑身后事,反而因想到祖国统一而分外兴奋,犹如回光返照一般,这足以显示陆游那一颗赤诚热烈的爱国之心。这也难怪,几乎千百年来这首诗都能以爱国诗中的至佳之作被人们传诵,因为它的感染力太强,陆游的赤子之心被剖析得太彻底,看过之人无不动然。那么为何说这首诗是最狂的一首绝笔诗呢?

狂就狂在信心,狂在陆游对宋廷的信任,可称其为“悲狂”。陆游逝世于1210年,在写下此诗的11年之前,他曾写下一句诗曰“死前恨不见中原”,从那时起他就一直等待着这个宏愿实现,但他等来的不是胜利,而是议和。

1208年,宋金议和,名义上是议和,实际相当于宋廷给金朝举了白旗。我们来看议和条款都是些什么。首先最重要的一条,宋帝与金帝由原来的侄叔关系改为侄伯关系,这就相当于宋帝又降了一阶,本就蒙羞的不平等辈分再度蒙上更加羞耻的成分。

第二点,宋廷增加给金国的岁币,而且直接是翻倍式的增长;第三点,宋廷支付金军作战的军费,这相当于别人打我们受了伤,我们还要给他拿医药费;第四点,宋廷用大将韩侂胄、苏师旦的首级去换被侵占的淮、陕等地,万万没想到宋廷真的换了。这份议和仅仅发生在陆游去世两年前,然而,陆游却妄想这样的大宋去收复中原,去王师北定,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吗?故此从这个角度去看,这首悲痛万分又慷慨激昂的诗确是狂之又狂。

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
陆游临终之际写下一首诗,被誉为史上最狂绝笔相关内容
诗词名句大全
古代诗词大全
经典诗词大全
 
必背古诗大全
诗词名句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