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雪芹《唐多令 · 柳絮》翻译注释及赏析

古诗查询

请输入关键词:

查询范围:    

《唐多令 · 柳絮》全文

唐多令 · 柳絮曹雪芹

【原文】

粉堕百花洲,香残燕子楼。一团团、逐队成球。飘泊亦如人命薄,空缱绻,说风流。草木也知愁,韶华竟白头。叹今生、谁舍谁收!嫁与东风春不管,凭尔去,忍淹留!
唐多令 · 柳絮简介

曹雪芹《唐多令 · 柳絮》介绍

此词是《红楼梦》中人物林黛玉所作,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,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。
曹雪芹唐多令 · 柳絮注释

唐多令 · 柳絮》注释

“粉堕”二句:粉堕、香残,指柳絮堕枝飘残;粉,指柳絮的花粉。百花洲,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百花洲在姑苏山上,姚广孝诗:‘水滟接横塘,花多碍舟路。’”林黛玉是姑苏人,借以自况。燕子楼,典用白居易《燕子楼三首并序》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。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。又苏轼《永遇乐》词:“燕子楼空,佳人何在?空锁楼中燕。”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。逐对成球: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。“球”谐音“逑”;逑,配偶。这句是双关语。戚序、程高本“对”作“队”,则只就景物说。从己卯、庚辰本。缱绻:缠绵,情好而难分。风流,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,说才华风度。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。谁拾谁收: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。戚序、程高本“拾”作“舍”,误。以柳絮说,“舍”它的是柳枝;若作自况看,宝玉亦未曾“舍”弃黛玉。今从己卯、庚辰本。“嫁与东风”句: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,春天不管,自喻无家可依,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。用唐人“可怜日暮嫣香落,嫁与春风不用媒”诗意。忍淹留: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,久留不归。
曹雪芹唐多令 · 柳絮欣赏

唐多令 · 柳絮》赏析

此为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中人物林黛玉所作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回,说暮春时节,史湘云见到柳絮飞舞,偶成一首《如梦令》,因而提议起社填词,林黛玉因重建桃花诗社而又受耽搁未能举行诗会,就积极响应湘云的建议。两人立即着手筹备,以“柳絮”为题,择取几个小令为词调,请大家以拈阄之法分词调填词。黛玉抽到的词牌是《唐多令》,这次是首先写完的。如果把《葬花词》看成是她人生悲歌的主体部分,那么,这首《唐多令》就是她人生悲歌的尾声了。因此,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,都点头感叹:“太作悲了。”这首词从“粉堕”“香残”“漂泊”“白头”“无人收”描写出柳絮堕枝飘残,被东风吹落、飘泊无根的特点,既抒发红颜(年华)易逝又抒发自己寄人篱下、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。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,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,预感到薄命的结局,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。曾游百花洲的西施,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,都是薄命的女子,似乎是信手拈来,实际是有意自喻。柳絮任东风摆布,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。环境是这样恶浊,如此冷酷,除了这类悲戚语外,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?在黛玉所有的诗词中,这首词里的悲剧暗示是最明白可感的,剩下的就只有“冷月葬诗魂”了——那已是她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了。
唐多令 · 柳絮》相关问答

唐多令 · 柳絮 的作者是谁?

清 唐多令 · 柳絮 的作者是 曹雪芹

古诗 唐多令 · 柳絮 全文多少字?

古诗 唐多令 · 柳絮 全文共60字。

粉堕百花洲下一句是什么?

粉堕百花洲,香残燕子楼

粉堕百花洲,香残燕子楼出自哪首诗?

粉堕百花洲,香残燕子楼 出自 清 曹雪芹《唐多令 · 柳絮》。

曹雪芹的作品
诗词名句大全
古代诗词大全
经典诗词大全
 
必背古诗大全
诗词名句精选